

创业成功者有各种成功的方法,但是创业失败的无非就没能力、没钱、方向错误这些原因。除此之外,如何做好股权分配也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据不完全统计,有60%的企业毁于股权分配,可见合理的股权分配对于企业而言是多么重要。
股权分配
为什么要做好股权分配
1、明确合伙人的责任与权利
亲兄弟明算账,所以合伙人之间的分工与回报,在早期是一定要明确分配好。
2、有利于公司的稳定发展
60%的公司因为股权分配出问题,因为股权问题导致创始人间的矛盾不断的案例比比皆是。
3、影响公司的控制权
一个稳定发展的公司不可能有很多控制权,只能有一个老大。比如真功夫,一会儿是蔡达标,一会儿又是潘宇海独揽大权,方针策略不同,对企业的发展势必会有很大影响。
4、进入资本市场的必要条件
理想状态下,创业公司会经历五个阶段:起始—天使投资—风险投资(通常不止一轮)—Pre-IPO融资—IPO。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寻找新的投资人融资,也必然会被问到股权架构分配问题。如果你的股权架构是五五分,不会有资本方愿意进来的。
股权该如何分配
在讲股权分配之前,先了解一下股权最基本比例:67%是完全控股,51%绝对控股,34%相对控股,两个股东合作,一强一弱,一大一小,三个股东合作,1大于2+3,第二个股东一定不能是34%。根据股权比例,股权分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:
1、看出资
比如注册一家公司要一百万,一个人出六十万,另一个人出四十万,自然就以出资比例划分股权,这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,但目前已经很少人用了。
2、谁是老大
这是一个核心问题。一个团队总需要有人在Leadership和核心决策上拿最大的主意,也是牺牲最大的角色。他的股权在早期一定是最大的,而且必须是51%以上。配置股权的时候要有明显的股权架构梯次,作为老大才会有决定权,创始人也有一定的话语权。
3、合伙人角色的重要性
谁做的事情最多,最重要,谁就拿得多。这个人的股权一定相对多一点。比如公司是以产品为导向的,那产品合伙人一定要比技术合伙人占股比例大。如果公司做不起来,即使持有100%股票也是一张废纸,没有任何价值与意义。
4、有一个明显的股权架构梯次
相对合理的分配方法是有区间梯次的,创始人持股51%以上甚至是2/3,联合创始人在20~30%,再预留10~15%的期权池。创始人肯定是老大,联合创始人有一定的话语权,期权池给员工做激励。
5、预留合伙人期权池
比如逻辑思维是18和82分配,如果申音可以预留20~30%的期权池给罗振宇,双方达成共识,公司做到一定的高度,这20~30%就无偿转给罗振宇,不仅会让他更有动力工作,也显得更有人情味,正所谓多劳者多得,而不是永远的18%。预留一定的期权池用来激励合伙人和员工,对公司未来发展也有很大帮助。
为什么要做股权激励
成功推行股权激励,其关键在于能够产生财散人聚的积极效用,规避财散人散的悲剧发生。
第一,有利于端正员工的工作态度,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。从雇员到股东,从代理人到合伙人,这是员工身份的质变,也会带来工作心态的改变。
第二,规避员工的短期行为,维持企业战略的连贯性。“缺乏安全感”是导致人才流失的一个关键因素,也是这种“不安全感”使员工产生短期性行为,进而危及企业的长期利益。
第三,吸引外部优秀人才,为企业不断输送新鲜血液。对于员工来说,其身价不仅取决于固定工资的高低,更取决于其所拥有的股权或期权的数量和价值。拥有股权或期权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,是满足员工自我实现需求的重要筹码。
第四,为了解放创始人。企业做到一定的阶段,创始人一个人分身乏术,需要有更多人来分担工作,使创始人能从业务和管理中脱身出来,做更加长远的规划和设计。
股权激励五个阶段
1、企业初创期
主要分未来,以激励创业团队,迅速把公司做活。
2、企业发展期
主要针对优秀业务人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激励,把公司做稳。
3、企业扩张期
主要针对分子公司负责人进行股权激励,把公司做大。
4、企业成熟期
主要进行重组把分子公司的股权向总部进行置换,把公司做强。
5、股票发行期
这个时期主要实行按贡献比例分红,公司上市之后主要进行期权激励。
结语:
做股权激励和合伙人的股权分配要因人而异,没有标准的股权激励方案。不管怎么分配,一定要成文,当然了,作为一个初创团队的创始人合伙人,团队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,否则即使有100%的股权也是0!